安博电子(中国)
>>媒体聚焦
新华网:中国能建东北院: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践行“双碳”战略

  新华网长春1月12日电(记者王帆)新年伊始,北国的寒风虽然凛冽,却阻挡不了建设的热情与步伐。在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施工现场,车辆穿梭、塔吊林立,200多名施工人员在这里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现场4个巨大的球型储氢罐拔地而起,石油之城正在加速能源转型的步伐。

  “项目预计于今年9月投产,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集绿色氢氨醇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为吉林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能建东北院绿色能源化工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松原项目执行总经理王悦新说。

  2023年9月26日,由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开工。项目采用“绿色能源+氢基化工”的方式,对吉林省中西部优良的风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中国能建东北院(以下简称东北院)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担了项目咨询、设计、建设、科研等工作,也为中国能建在氢基化工领域的新发展积累经验。


中国能建东北院松原项目研发团队正在进行技术研讨。新华网发 赵航 摄


  通常来讲,新能源发电和制氢、合成氨化工工艺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如何实现整个项目系统的融合互动,是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

  “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我们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中国能建东北院总工程师助理王喆说,在多方合力下,东北院组建了多个科技研发团队,围绕解决风光氢氨醇装机匹配、可离网宽负荷弹性制氢、柔性合成氨、风光氢储优化协调控制、超轻度并网及电力优化协调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立项开展了20多项科技研究。

  在合理选择装置规模的基础上,制定生产运行的智能调控策略,实现智能管理对实现项目总体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王喆介绍,科研团队立项开展了“绿色能源+氢基化工”智能工厂整体建设方案研究,利用先进智能感知、集成智能检测、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源网荷储”稳定协调、灵活高效,着力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能建东北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电力勘察设计单位。近年来,该公司在多年技术积累与攻关下,坚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2019年,东北院已经开始了氢基能源转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在生物质气化、绿色氢氨醇合成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技术储备。

  近期,在集团公司的统领下,东北院跟踪参与了双鸭山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示范项目、通榆风光氢醇一体化项目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氢基化工重点工程,还通过科技攻关,锻炼出一支具备风光制氢一体化总体设计能力、拥有自主研发的系统配置优化方法的专家型人才队伍。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今年1月1日,我国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为以科技创新开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造能源产业新增长引擎提供了法律支撑。中国能建东北院新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李慧表示,在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和科技攻关基础上,公司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色氢基化工的规模化发展,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贡献新力量。